close

會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譯者是洪蘭的關係,可讀完的確有很多收穫,書裡除了點出男女之所以不同的來龍去脈,也提供老師和家長應對方法和教育方針。兩個月前就想寫這篇了,卻一直欠著...趁空又翻了一遍,節錄些觀點如下:

以下每句話都不是真的:
1.男生天生在科學和數學上比女生強
2.女生天生比男生情緒化
3.女生天生比較合作,男生比較競爭

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源自大腦的設定不同,使得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,而非教養上、文化上的差異問題。這些差異是基因決定的,而非荷爾蒙作用。
‧聽力:從嬰兒時期,女嬰聽力就比男嬰敏感許多,長越大差別越大。因為男女聽力的差別,對孩子的講話方式就要有不同。
‧視覺:男生視網膜多是後的巨細胞,擅長偵測位置、方向和速度,女生則主要是薄的小細胞,擅長偵測顏色和質地。這造成根本上的喜好差異。
‧情緒管理:年幼的孩子不愉快時會活化大腦深處的原始大腦-杏仁核,女孩成熟時,情緒的腦部活動會向外延伸到整個大腦皮質(處理高層次認知功能的所在),所以男女對感覺的處理和表達能力就常有高下。

冒險:男生和女生對危險的評估不同。男生系統化的高估他們自己的能力,而女生多半是低估。所以我們可以建立女孩的信心,給他們冒險訓練;在男孩面前則要建立權威,為他們做危險預防。
攻擊:對男孩而言,衝突和攻擊可能造就長久友誼的發生;女孩間的攻擊通常會摧毀友誼,且不易查覺,是家長要嚴肅看待的。
管教:壓力和痛楚會激發男孩的競爭力,女孩則否。男生對嚴格管教的反應良好,父母管教越嚴,兒子的社會認知技術越好;女生則正好相反:溫暖、模糊的教養方式會增加他們的社交技能,而嚴格的管教會有負面效應。


書裡還有一段話值得深思....

近五十年社會最大的改變,是權力的轉移:大權從父母親轉到孩子手上。但這造成地位的不確定性...
為人父母是一項藝術,不是一門科學,你不能逃避你的責任。假如你不管教你的孩子,沒有人會替你管教。
行使你的權力不僅是在教訓他,同時也是在介紹他新的事情、新的嗜好、新的探險。作為父母的責任之一是拓展孩子的眼界。

嗯,因為這幾句話,這兩個月有對小孩嚴格一點,不過也只有一點點啦。因為書裡也說了:教養女生要模糊溫暖,她的社交技能才會好啊: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lery1230 的頭像
    celery1230

    雪霽天「芹」朗 Celery's Blog

    celery12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