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老闆不想辦員工旅遊。

又到了歷年員工旅遊的時節,詢問了幾次,老闆都興趣缺缺。

叨叨絮絮追問了好幾回,才聽到他直言不想辦,因為:
一旦把員工旅遊的準備工作下放出去,不但沒有達到提振士氣的目的,反而承辦人和週遭同仁,一兩個月的績效都會變差。

無言。或許有些誇大,但的確是經驗之談。

幾次辦活動的狀況,總結成果都不彰。

追究原因,其實承辦人都很熱心、很用心,花很多心力在上面。但是卻沒有注意到「對於公司來說辦活動的主要目的、效益有沒有辦法達成」之類的問題。

以辦展覽為例:主要的目的是增加知名度、進而招攬客戶、能實質增加業績吧。之前的一次經驗,承辦人丟下所有其他工作,在展場設計佈置花了很多心力,但卻忽略了整個流程和客戶聯繫,實際展覽時很凌亂也很冷清,搞得大家都很沮喪,得不償失,也因此停了兩年不敢再參展。

怎麼回事?老闆說,這就叫做「員工心態」。

(啊,當員工的別太介意,我也是被這樣罵過。)

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,提到員工和老闆的思考邏輯不同,它問:

◎如果你是個工程師,生產線機台突然出了問題,你會花5個小時找出問題根源,還是用1個小時找出暫時解決方案?
◎如果你是個專案經理,對手下個月要推出類似產品,但你的產品研發卻遇上瓶頸,你會延後上市,還是先推出可用版本,日後再改進?
◎如果你是個業務主管,老闆把你放到一個冷門的新市場,你會認為那裡毫無機會而自動放棄,還是把它視為藍海,先努力耕耘再說?
◎如果你是位行銷主管,新產品上市,你只有三成勝算,你會砸下千萬做行銷,還是先保守觀望?

今天當你成為這些員工的老闆,要為公司盈虧負完全責任,你或許會想:機台出問題,找出暫時解決方案把貨趕給顧客,可能就比徹底修好機器重要;領先對手推出新產品,可能就比研發出完美產品獲利更多;開拓無人發現的全新市場,更可能比投資舊市場機會更大。

但是如果你只是員工,你會怎麼想?還是,或許你根本什麼都不想想?

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是這麼建議的,工作挑難的做、不滿足於現狀、隨時學習新技能、用最少的資源尋求最大的產出等,都是員工需謹守的「工作基本原則」。

「員工不是為老闆上班,而是為『原則』上班,」楊基寬把這種工作態度,稱為「員工身,老闆心」。就算你只是個基層員工,但如果你天天都在練習如何「當老闆」,學得一身好本領,哪怕無人賞識?

但我個人仍覺得這種境界不容易。倒不是認為人性本惡,大家都是能偷懶就偷懶,而是所謂「在視野」的高度,其實是跟個人的經驗值和成熟度很有關係的。老闆因為局勢逼著必須扛起責任,搞砸了也得直接面對結果,但員工呢?除非自己有很強的動力,對自己有深切期許,否則無論老闆是捧著豐厚獎金或是重刑伺候,向上提升、擁有宏觀視野還真是難求哩。

就像老闆也要學著擁有更寬闊的心胸一樣,應該這麼做,可是知易行難。

是也不是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lery1230 的頭像
    celery1230

    雪霽天「芹」朗 Celery's Blog

    celery12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