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友轉寄了篇"父母的犧牲─孩子最可怕的禮物"給我,
我想他必定是擔心我困守在媽媽的身分裡,失去了自己。

說真的我也怕失了分寸,我是真的一直有在檢討和反省。

看到文後附著紀伯倫先知的"孩子"。

讓我想起我初看這篇文章的時候,我的身份還只是孩子,
我用孩子的立場在觀察我的父母。

x x x x x x x x x

我(娘)家對小孩是開明到算是放任寵溺的。

爸爸總是不斷地提醒我們,包括提醒媽媽, 說付出和得到是當下就應該了結的,
比如說我對你好的同時,我也得到了滿足,誰也不欠誰。

次數多到讓我懷疑,他是不是要藉著這樣的邏輯,
減輕那種寵溺為彼此帶來的壓力。:p

而媽媽怎麼樣也表現不出這種雲淡風清。
直到今日仍然無時無刻為我們擔著心。
怕我們渴了餓了苦了煩了,忙著張羅打點所有瑣事,
牽腸又掛肚的。

我原本以為這是爸爸的人生觀比媽媽豁達的關係。

x x x x x x x x x

直到這些年我自己成為了母親,
媽媽也比較常分享為人父母的心情,
包括當年我求學住校時,好多個夜晚,
等不到我電話的她,
總是拿起話筒想追為我好不好,
每每都在爸爸的勸說下,放回了話筒。
爸爸說,有事情,她自然會找我們的。

回想當時,不是不想家啊,
也曾經因此躲在被窩裡紅了眼眶,
但就是沒有衝動地老往公用電話跑。

其實隨著年齡增長,我清楚地知道,
無論是課業壓力或情場波折,
或那些人生不盡如意的片段,
我總都可以度過,
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我有一個健全的家庭,
我在一個健全的家庭裡成長茁壯。

還有媽媽也提到,
當我遭逢面臨人生問題時,
爸爸是怎樣地難眠,在深夜的房裡踱著方步。
然後我才恍然那些爸爸看似隨口丟給我的諍言,
不真的那麼輕描淡寫。
原來只是源於表達方式的不同。

天下父母心,是我後知後覺。
養兒方知父母恩,這下我才懂得箇中滋味。

x x x x x x x x x

最近女兒主動要求將幼稚園半天班轉為全天班,
雖然口裡說著不想跟媽媽分開那麼久,
但其實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改變,
甚至還要求晚些去接她,好讓她和朋友多相處一會兒。

時間過得好快,
想著她軟軟暖暖地窩在懷裡喝奶的景象,
牽著剛學步的她的小手,搖擺前進的模樣,
還有那些從清晨到日暮朝夕相處的日子,
和PG四處玩耍的無憂時光...

捨不得。

想起前幾天她還挨著我,
親親膩膩地說要畫一張卡片送我。

「代表我愛妳呀。」

「我還要貼這張我捨不得用的貼紙給妳。」

「因為妳是我最喜歡的人!」

真的捨不得呀。


忽然間我也覺得自己是一把弓,
弦上的箭即將/已經準備好了要遠遠飛去。

面對孩子的成長,我確實是開心又感動的。

只能安慰自己說之前給了她足夠的依附和安全感,她才能這麼放心去飛。

就像我從父母身上感受到的那樣。

就像我從父母試圖傳達給我的那樣。

再捨不得也要能夠放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孩子(選自紀伯倫的書《先知》)

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說道:請和我們說說關於'孩子'的事。

他於是說道:孩子實際上並不是'你們的'孩子

他們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

他們只是經你而生,並非從你們而來

他們雖與你們同在,卻不屬於你們

你們可以給於他們的,是你們的愛,而不是思想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

你們可以庇蔭他們的身體,卻不能庇蔭他們的靈魂,

因為他們的靈魂居於明日的世界,那是你們在夢中也無法探訪的地方

你可以努力地學像他們一樣,但是,不要白費力氣要他們像你

因為歲月無法倒流,生命也不會停滯於昨日

你們是弓,孩子是從你們身上發出的生命之箭

那射箭者在蒼茫路途中看定目標,用全力將你們引滿一個彎弓,
使你手中的箭射得又快又遠

當為射箭者所成就的一切歡欣喜悅

因為祂不僅愛那射出的飛箭,也愛手中握的那穩固的彎弓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lery1230 的頭像
    celery1230

    雪霽天「芹」朗 Celery's Blog

    celery12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